说起来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我以前写东西,说话,总爱带个“很”或者“非常”(very)。“这东西很好”,“我非常高兴”,“那地方非常远”。听着好像挺强调的,但时间长了,自己回头看看,就觉得有点不是滋味儿。

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?也没啥特别的,就是有段时间,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,没啥力量。就跟白开水似的,解渴是解渴,但没味儿。我就琢磨,到底哪儿不对劲?
后来偶然看到个说法,大概意思就是,少用“very”这种词,你的文字会更有劲儿。我一开始还不太信,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太抠字眼了?一个“很”字能有多大影响?
开始动手试试
我这人就喜欢瞎折腾。试试就试试呗,反正也没啥损失。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写的字儿。
第一步,就是每次想写“很”或者“非常”的时候,停一下。脑子里先打个问号:这个“很”是必须的吗?能不能换个词?
比如,我想写“他跑得非常快”。停下来想,怎么个快法?是像风一样?还是像离弦的箭?或者干脆就说他“飞奔”,“疾驰”?这么一换,感觉画面感就出来了点。
第二步,找替代品。这步一开始挺费劲的。有时候脑子卡壳,就是想不起来有啥词能替掉那个“很”。我的办法比较笨:
- 翻翻字典或者同义词词典(虽然我说不用专业术语,但这玩意儿有时还真得用用,不过现在网上查也方便)。
- 想想具体场景。比如不说“非常生气”,而是描述状态:“他气得脸都红了”,“他攥紧了拳头”,“他说话声音都发抖”。
- 直接用更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