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这“lakeshake 2024”,我一开始是压根没抱多大希望的。年年都说要搞点新花样,结果?换汤不换药。我寻思着,这回估计也差不多,顶多就是湖边多摆几个摊儿,再请几个不认识的乐队唱唱歌。

结果,老王,就住我们小区那个热心肠的老王,非拉着我,说今年不一样,年轻人多,有新点子,让我去帮着看看场地,出出主意。我这人脸皮薄,架不住他天天念叨,就答应去瞧瞧。
没想到,事情急转直下
刚开始几天还行,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,有的说要搞水上集市,有的说要来个湖畔音乐节,还有人提议弄个亲子龙舟体验。听着都挺美的,图纸也画得花里胡哨。我当时就觉得,这摊子铺得有点大,怕是收不住。
果不其然,离活动没两周的时候,原先拍着胸脯说能拉来赞助的那家公司,黄了!负责人电话也打不通了,微信也不回。好家伙,一下子主要的经费来源断了。当时我们几个核心的筹备人员,脸都绿了。
- 原定的舞台搭建公司说没钱不干活。
- 联系好的几个特色小吃摊主也开始打退堂鼓。
- 连志愿者招募都受了影响,大家一看这情况,都怕白忙活。
那几天,愁得我饭都吃不下。老王也唉声叹气的,说早知道这么麻烦就不搞了。
硬着头皮也得上
可话又说回来,前期宣传都放出去了,周边居民也都盼着,这时候撂挑子,也太不像话了。平时不爱管闲事,但真到节骨眼上了,也看不得事情就这么黄了。

于是我跟老王,还有几个不甘心的年轻人,一合计,决定自己干!没大钱,咱就办个“小而美”的。我把家里那套用了好几年的音响设备给搬了出来,虽然旧了点,但声音还挺响亮。小张自告奋勇去联系本地的手工艺人,说服他们免费来摆摊,就当宣传自己。还有李姐,她认识一个舞龙队,死缠烂打给请了过来,说是开场热闹热闹。
那段时间,真是焦头烂额。白天各自上班,晚上一头扎进社区活动室,画海报、改方案、打电话。为了省钱,很多物料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,什么指示牌,小装饰,都是熬夜赶出来的。我还记得,为了一个充气拱门,我跟老王跑了三个地方才租到个便宜又差不多的。
它就这么成了
活动那天,天气还挺给面子。虽然没有原先设想的那么“高大上”,但人气还真不赖。湖边挤满了人,孩子们追着舞龙队跑,手工艺品摊子前也围了不少人。我那套老音响放着音乐,虽然比不上专业设备,但也挺有氛围。
水上活动也搞起来了,几条小皮划艇在湖面荡漾,岸边的人看得也挺开心。晚上的时候,大家自发地拿手机打着灯光,跟着音乐摇摆,还真有点“lakeshake”那意思了。
没有炫酷的灯光,没有大牌的明星,但你能感觉到那种纯粹的快乐和社区的凝聚力。很多邻居都过来帮忙,有的送水,有的维持秩序,特别暖心。
这回折腾下来,感觉挺值
这回“lakeshake 2024”能办成,我自己都挺意外的。从一开始的不看到中间的差点散伙,再到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救回来,这个过程真是五味杂陈。
这事儿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,很多时候,不是事情有多难,而是看你愿不愿意真的投入进去。有时候,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努力,凑在一起,也能干成点事儿。至少,今年的湖边,因为我们的折腾,多了点不一样的回忆。
以后再有这种事,我还真不一定躲了。毕竟亲手做成点什么,那感觉,确实不赖。